苏舜科技支部赴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8181801威尼斯

 
名称描述内容
|
新闻中心
苏舜科技支部赴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来源: | 作者:苏舜科技支部 | 发布时间: 1970-01-01 | 1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九周年,坚持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促进“四强四优”活动的顺利开展,苏舜科技党支部于六月二十六日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业务骨干来到革命圣地——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瞻仰革命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重温我党创立的光辉历程,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嘉兴南湖——作为中国红色革命的的源头,她静静地在绿树掩映下荡漾着碧波,湖心岛旁停伫着一艘江南水乡常见的画舫——红船,就是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在这条小船上完成了她诞生的最后程序。红船,成为了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瞻仰南湖革命红船,是我们每个党员的向往,一下车我们不顾旅途的劳累,没有在绿树环绕的回廊中逗留,直接乘船来到了红船旁。
六十九年前的这个季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的13位代表与会,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时,因参与会议的共产国际代表行踪暴露,遭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而休会。随后,代表们秘密转移到这条红船上继续会议。在这里审议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航船,就这样在嘉兴南湖扬帆启航了。
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的红船,向人们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向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传送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深刻内涵的“红船精神。正如彭真同志所说:“这船不大,但前途远大,有了这艘船,才诞生了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站在“一大会址”碑前,默默地瞻仰这艘中国革命的红船,她是那么的普通,可又是那么的伟大,她那娇小的身躯,在烟雨茫茫、风云变幻莫测的历史年代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在她的精神鼓舞下,中国共产党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壮大成一个有近8000万党员的执政党,他领导人民将一个一穷二白的中国建设成为国民生产总值列世界前列的大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分子我们为她骄傲,为她自豪,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秉承“红船精神”,以争做“四优”共产党员为目标,把我们的组织创建为“四强”党支部,为“红船”增添光彩。
参观了红船后,我们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在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字碑的走廊前,我们集体停立,合影留念。
进入展览大厅,“开天辟地大事变”的光辉历史就展现在每位党员的面前,大家认真地听着讲解。每位同志看着历史图片和用文字记录的珍贵资料,无不被过去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饶、前赴后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震憾。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再到“一大”南湖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充分说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艰险,有无数的能人志士投入其中。“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革命纪念馆的史料向我们展示了这一历史的演变过程,也警示我们要时刻牢记先烈们艰苦奋斗、不屈不饶的精神,以“四优”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腐蚀思想的侵蚀,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党的信仰。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牢记入党宣誓,为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在日常的工作中,少喊口号、多干实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苏舜科技支部)

新闻中心
网站地图